閱讀精神分析理論時,若然採取一種視為真理而不假批判的態度,此立場的本質便無異於信奉宗教。相隔近百年後,現行的精神分析學說已不復當年創始者佛洛伊德的原初樣貌,許多爾後的精神分析學家批判古典精神分析理論的限制或不足,做出不等幅度的修正或擴充。此重建精神分析學說的運動中,正貼切展現出作為科學本質的特點:批判與懷疑。在探討精神分析究竟是科學或偽科學此難解的議題之時,必須要將此學說演變修正的歷程納入其中,否則便失之公允。
- Sep 07 Sun 2008 17:33
閱讀理論‧精神分析
- Sep 04 Thu 2008 02:09
雨生的許多珍貴影音 (from 吉他手杜杜Blog: 宣可的音樂管道)
雨生的演唱
- Sep 02 Tue 2008 00:55
精神分析心得 - 第 13講 夢的古老特點與幼稚性
Freud 將夢的工作所運用的表達方式稱為古老的或退化的方法,並認為可追溯到早期對思想的圖像化、象徵化與逐漸文字化的過程,甚至思想語言還未開始發展前的階段 (p.234)。然而,這樣的追溯與對比必須謹慎看待。應該借重考古與人類學的知識與發現,理解古代文明將具體的事物翻譯為圖像並演進為文字的歷程,像是其最著重的男女性生殖器,早期的圖像或文字如何予以表徵?實際上Freud在第10講提到夢中絕大多數的象徵都是性的象徵,以及關於男女生殖器的象徵替代物首先是形狀類似的東西,這些命題的立論基礎均不夠堅實。直線或容器般的幾何形狀均常見於原初或現代生活,在夢中應該也不少見,將這些均附加性的意義似乎是證成夢反映了幼年性衝突的一項重要手段(或反之亦然),但是很可能會造成釋夢的偏頗。
- Aug 29 Fri 2008 00:22
今晚,令人驚喜的天才爵士鋼琴家上原廣美
- Aug 26 Tue 2008 18:48
精神分析引論心得:第十二講 夢例分析
- Aug 18 Mon 2008 22:43
Fusion Jazz 經典: An Actor's Life (吉他手杜杜推薦)
這部1982年出品的電影「窈窕淑男」由 Dave Grusin 配樂,1987年10月8日 Dave Grusin 親自率領 GRP 唱片公司旗下高手,包括 Lee Ritenour (guitar), Tom Scott (saxophone), Barnaby Finch (synthesizers), Tim Landers (bass), Vinnie Colaiuta (drums) 做了一場後來稱為 GRP Super Live的專輯,1990出版了卡帶、CD及LaserDisc。這群高手在現場表演中重現了「窈窕淑男」電影開場配樂「An Actor's Life」,並且巧妙地橋接到抒情曲「It might be you」做結尾。
- Aug 12 Tue 2008 15:44
精神分析引論心得:第十一講 夢的工作
- Aug 08 Fri 2008 00:34
雋永經典: The Living Years - Mike + the Mechanics (1988)